「施」表示有能力「付出」,「受」表示「接納幫助」。
以上的定義看來好像有人付出或是有人接受,好似一正一負,是「單向」的形式。如加入接納者的回饋或用一個群體型式來看「施比受更有福」時,就會發現當施予別人,同時亦有機會接受別人施予,形成一個循環狀態,就便成就「施比受更有福」。
這美好圖畫如何繪畫出來,筆者會從個人到群體與大家分享。
從施助者的「福」作為開始
願意作施助者幫助別人,必定認同用自己的能力將「福」傳給別人,使他們與自己一樣領受到福樂。這人要有無私的心,不會計較回報,願意無私付出自己各樣能力幫助別人;如作教師或教練的,為了學生學習的福祉,會付上時間、精神及休息機會幫助學生;他們不計回報,只望學生有一天成才成為有用的人,就是他們心裏的福樂。不過,這種方式只能提供「點對點」溝通模式,未能為推致更多人受惠的景象。
「福」的延伸
從個人開始、慢慢感染別人,成為一種氣氛。「無私的施予」是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基礎,期望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是每人都願意無私施予。如像籃球進攻戰術,如單是一位球員執行戰術,功效有限,戰術較容易瓦解,但當五位球員都同心一同執行,進攻力量就變得更強,讓對手難以防守。當我們每人都願作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行動,的確是慢慢形成一股巨大的方量,這力量是更能互相祝福。
總要由自己開始
筆者最後提醒,每件事總要有作出優先次序之分,這正正是我第二段所講以無私者作開始,然後感染其他人一起行動。你們願意成為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開始者,如願意今天就坐言起行。